搜索
收藏
創先評優不能重“面子”輕“里子”
時間:2025-01-15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潘世鵬
歲末年初,各單位有不少評比活動。
創先評優是推動工作開展和保障任務落實的“指揮棒”和“風向標”。長期以來在鼓舞士氣、推動工作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產生了顯著效果。
相關地方和單位為推動工作,開展示范創建和評先評優工作,其出發點是好的。但也有基層群眾反映,一些地方和單位開展的示范創建和評先評優活動過多過濫,導致單位懸掛的獎牌一大堆,但群眾或企業辦事卻并不順暢。類似這樣的先進和優秀,看似熱熱鬧鬧,實則空空洞洞,從根本上說是形式主義作祟。
示范創建中,一些地方或單位生怕掉了隊,以至于不惜血本成立領導組、大作規劃、精編材料,只為擠進為數不多的“示范名錄”。示范的隊伍越來越大,示范的牌子越發越多,但真正的示范效果卻微乎其微。不少創先評優活動開頭熱熱鬧鬧、結尾冷冷清清;有的獎牌“輪流坐莊”,你好我好大家好;還有的創先評優,往往獎牌掛好,示范性就擺到一邊,群眾的評價則無人問津。如此這般,倒有點像猴子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
為防止此類弊端,開展創先評優須有嚴密的程序和可操作性,有具體的抓手和項目推動,有創建工作的長效機制和退出機制,避免“輪流坐莊”“好人主義”,從而真正達到提升工作、促進發展的目的。
尤為值得警惕的是,一些非正規組織舉辦的所謂“表彰獎勵活動”抓住機會蒙混其中,大肆開展各種類型和名目的評先評優活動,“收票子”,發牌子。各類“山寨獎項”從“全國”到“亞洲”乃至“全球”,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相關部門應及時對一些山寨榮譽公開打假,減少信息不對稱,并鼓勵監督舉報。進一步完善各類榮譽評價、保障以及監管體系,以寧缺毋濫的嚴謹態度,強化對各類榮譽、“帽子”的把關、審核,而不是“與有榮焉”地睜只眼閉只眼,任由“山寨獎項”橫行。
優秀不優秀看重的是效果。創先評優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層面和文件上,要堅決糾正諸如高喊示范口號、少見示范行動的錯誤政績觀,避免基層為創示范先進之名而落下勞民傷財“瞎折騰”之實。
(作者系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講師團研究基地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明娥
執行編輯:張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