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理論宣講“沁人心” 服務群眾“零距離”
時間:2024-12-14 來源:人民網 作者:郭劍
理論宣講是理論武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讓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深入人心,需要更加注重把準基層群眾的關切點,抓住社會發展的關鍵點,對接群眾思想情感的共鳴點,實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零距離”。
堅持“兩點一線”,提升理論宣講的說服力
做好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就是要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堅持好“兩點一線”,第一“點”就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第二“點”是黨員所想、基層所需、百姓所盼。理論宣講工作是一門講道理的藝術,要使所講的內容被聽眾所接受,就必須把理論講準確、講明白、講透徹,把政策說清,讓群眾“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
理論宣講要做兩“點”之間的連接線,找到理論宣講的切入點、著力點、關鍵點,以小切口呈現大主題、以小故事折射大時代、以家常話解讀大道理,弄清“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讓群眾愿意聽、聽得懂、有收獲,架好理論與政策、政府與百姓之間溝通的橋梁,從而提升理論宣講的說服力。
點燃“人才引擎”,提高理論宣講的引導力
做好新時代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的關鍵在人。要始終在思想和情感上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蚌埠市蚌山區充分發揮“理響蚌山”宣講團優勢,讓機關干部帶頭講政策、政策專家深入講理論、百姓名嘴生動講變化,使宣講內容“實”起來、宣講方式“活”起來、宣講語言“鮮”起來、宣講活動“火”起來,讓群眾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得到提升、受到教育,達到凝心聚魂的目的。
打造宣講品牌,擴大理論宣講覆蓋面,著重提升宣講引導力,增強理論宣講實效性。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宣講品牌是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的標桿,有著顯著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從陣地建設、人才培育、活動牽引、典型塑造等方面下功夫,用心用情用功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接地氣的理論精品佳作。
傾注“真情實意”,深化理論宣講的感染力
新時代新征程做好理論宣講工作需要把“真情實意”運用到具體的理論宣講工作中去,不斷開辟理論宣講的新局面。理論宣講的任務之一是增進干部群眾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情感認同,優先選用飽含人民情懷的論述。從人民中走來,與人民同行,把黨的真情抒懷傳達到人民群眾的心坎里,進而增強理性認同、情感認同和行動認同。
為此,基層理論宣講要創新話語體系,錘煉語言風格,提高將“宏大敘事”與“生活敘事”相互轉化的本領。挖掘蚌埠本地特色文化、身邊先進事跡等資源,收集整理蘊藏其中的故事,把最經典、最精彩的內容提煉出來,用鮮活的“本土話語”講述百姓身邊的人和事,使大道理更加具有感染力,真正將黨的創新理論“宣”出特色、“講”到深處,提高宣講活動的感染力。
統籌“三位一體”,增強理論宣講的傳播力
統籌“三位一體”,即是統籌推進理論教育、研究和闡述工作,與理論宣傳并重,通過有影響力的理論著作、文章、案例等,使理論宣傳由虛變實。著重做好“四菜一湯”。“四菜”指的是報、刊、網、微。突出政治導向功能,加大黨的理論宣傳力度,推出精品課程和宣講品牌,擴大受眾覆蓋面、擴大地域覆蓋面。“一湯”指的是短視頻,利用網絡陣地打造“微黨課”“公開課”,發揮好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引領作用。
面向基層的宣講,既要把理論講準講深講透,又要把百姓身邊故事講新講活講實,使理論宣講通俗易懂。這就要求我們把“政治話語”、“學術話語”用清新活潑、通俗易懂的“大眾話語”、“生活話語”表達出來,學會把抽象的概念、高深的智慧轉化為平實質樸的語言、深入淺出的道理,成為人們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切實增強理論宣講的傳播力。
聚焦“五大人群”,切實提高理論宣講的影響力
鞏固提升傳統陣地,拓展用活新陣地。理論宣傳的受眾,干部和黨員是重點,青年是主體,學生是關鍵,群眾是基礎。基層理論宣講同樣如此,人民群眾在哪里,黨的聲音就要傳播到哪里。應充分依托黨員群眾家門口的文化廣場、農家書屋、百姓議事廳等的宣講陣地,打造群眾身邊的講習場所,讓黨的創新理論走進田間地頭、大街小巷。主動順應信息化時代要求,將“大講堂”與“微陣地”相結合,形成理論宣講網上網下同頻共振新格局。
著力放大品牌示范引領效應,充分發揮基層宣講品牌在引導群眾、鼓舞群眾方面的獨特作用,以成體系的宣講品牌矩陣引領帶動基層理論宣講形式更新、內容更實、效果更好,傳播“好聲音”,唱響“主旋律”,讓黨的創新理論成果真正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作者系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講師團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明娥
執行編輯:張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