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文化賦能中國式基層治理現代化行穩致遠
時間:2024-11-22 來源:《安徽科技報》 作者:劉東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基層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石,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城鄉社區治理事關黨和國家大政方針貫徹落實,事關居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城鄉基層和諧穩定。習近平文化思想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是堅持“兩個結合”的重大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踐中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為開創中國式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當下基層治理存在問題:矛盾糾紛久拖不決影響社會穩定;治理人才短缺基層治理能力欠佳;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當下以習近平文化思想賦能中國式基層治理,創新基層治理方式方法,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溫度,增強基層治理效能,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建議如下:
一、堅定文化自信,做到以文化人
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建構起民族復興的精神家園,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聚中華民族信心的精神紐帶,激勵國人勇于擔當敢于作為,在各級各類學校加大文化教育比重,提升國民文化素養,培育能夠服務基層治理的人才,為實現中國式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重要文化支撐。在城鄉基層社會治理實踐中,培育基層和諧的民風鄉風,有效提升基層治理的戰斗力,提高基層治理效能,把國家、社會、個人命運緊密相連,厚植家國情懷,強化社會認同感,建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固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高尚情操,推動中國式基層治理現代化行穩致遠。
二、彰顯文化價值,實現化風成俗
堅持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以堅定的文化自信,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汲取傳統社會治理的優質基因,挖掘傳統文化資源的合理內核,推動傳統基層治理資源的現代性轉化,促進形成良好的民風民俗,創造性開展基層治理活動,推動移風易俗,改變高額彩禮婚俗,形成新的婚戀觀;大力弘揚“孝”文化,讓每個老人安度晚年,積極應對老齡社會,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逐步完善提升。著力建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通過“三治融合”體現基層自治的管理功能、社會主義法治的約束作用、傳統德治的規范引領功能的有機融合,開辟激發基層發展活力的新途徑,完善新時代基層治理體系,推進中國式基層治理現代化,促進社會健康穩定發展。
三、注重以史鑒今,弘揚傳統文化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社會治理的源頭活水,積極弘揚桐城六尺巷“和為貴”優秀文化傳統,融入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基層治理理念,在城鄉基層治理工作中推動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運用“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解決基層治理難題,發揮好中華民族講求禮讓、以和為貴傳統美德的作用,化解基層矛盾,構建和諧的鄰里關系,營造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維護基層穩定,為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辟時代新路。
四、厚植家國情懷,做到化成天下
立足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在豐厚的經濟基礎之上,大力提升城鄉居民的人文素養,厚植人民家國情懷,強化社會認同感,建構基層民眾的精神家園,把文化軟實力與治理規范性剛性約束緊密結合,加強城鄉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發揮文化潤物無聲的功能,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筑牢人民理想信念,打通城鄉基層治理通道,以物的實現全面豐富達成人的全面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體驗,推動中國式基層治理現代化再上新高度。
全面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深悟透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建設文化強省,培育高素質優秀文化人才隊伍,充分激發中華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新時代中國式基層治理持續健康發展,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式現代化作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業的行動指南,基層治理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微觀體現,是檢驗中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效能的重要實踐,中國城鄉基層治理事務紛繁復雜,世界形勢風云變幻,推進中國式基層治理現代化永遠在路上。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2024年度全省理論武裝重點研究立項課題“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中國式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實踐研究”(皖講〔2024〕13號)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講師團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明娥
執行編輯:張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