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江西銅鼓:推動基層理論宣講“走新”也“走心”
時間:2024-11-04 來源:"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作者:廖博文 胡燾
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利用紅色資源優勢,打造特色宣講品牌,擴大基層宣講力量,有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千家萬戶、“走”進群眾心坎。
創新宣講形式,貼近群眾凝聚人心
宣講+數字AI。銅鼓縣在縣屬媒體平臺開設“理響銅鼓”專題專欄,展播優秀宣講視頻、文章、報道和動態,并加入網絡直播、錄播、云播小課堂等形式,開展“云端”多維互動手段,實現“小課堂大覆蓋”,打造可傳閱、可播放、可參觀、可借鑒的好課程。同時積極推進秋收起義數字化項目,打造一個可線上、線下自由對話交流的AI數字宣講員,采集秋收起義紀念相關館(地)歷史文獻、人物、舊址、遺址、文物等內容,采用數字可視化的形式,讓黨史宣傳宣講可視可感。
《銅鼓往事》舞臺劇。
宣講+文藝創作。銅鼓縣結合面向基層的文藝演出、文化服務、文藝培訓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和惠民文化服務項目,挖掘培養各具特色的鄉土文藝宣講人才,形成了《銅鼓聲聲逐夢行》《映山紅》《擁軍水桶》《秋收起義放光芒》《秋收起義之歌》《創文之歌》等一系列歌、舞、情景劇、快板等特色宣講,以干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理論宣講浸潤人心。同時在節假日里通過拍攝紅色快閃、紀念視頻、微電影,觀看紅色電影等跟進時代的新興傳播形式,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推動理論宣講貼近群眾。
宣講+故事繪本。銅鼓縣依據調研和群眾點單需求,結合大思政課及愛國主義教育,走訪收集了31個在銅鼓廣為流傳的紅色故事,創作近100幅繪畫作品,并編撰《永恒的力量——銅鼓紅色故事集》繪本,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并宣傳宣講銅鼓的紅色傳統、紅色基因和紅色資源。同時結合宣講進校園,將故事繪本納入全縣中小學思政課課外讀物。
擦亮宣講品牌,持續唱響銅鼓旋律
打造特色立品牌。以紅色文化為引領的“星火源”宣講服務隊,累計宣講180余場,共舉辦過30多場主題展覽,受眾群體超16萬人,成為了銅鼓縣宣傳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和紅色文化的前沿陣地,其數字化宣講場景打造更是實現了線上線下全覆蓋;以鄉鎮年輕干部和村社區大學生基層專干為主力軍組成的“蒲公英”宣講團,深入村委會、田間地頭、農戶庭院宣講,不斷解放思想、創新做法,將文明新風吹進千萬家;由銅鼓走出的各級好人、勞動模范等先進典型組成的“好人宣講團”,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充分發揮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在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銅鼓縣成立的全市首個縣級新四軍及紅色文化研究會,整理挖掘宣傳銅鼓新四軍歷史及黨史、軍史、革命史、建設史資料,并組建志愿者宣講員隊伍,推動相關黨史軍史宣講工作取得較好成效。近年來,不斷有各具特色的新生宣講品牌涌現,持續唱響了銅鼓基層理論宣講的動聽旋律。
吸納力量強隊伍。全縣各部門單位“一把手”組成的縣委宣講團,8支常備志愿服務隊組成的鄉風文明宣講團,老黨員、老干部、“土秀才”組成的村級宣講隊……僅今年以來,60多支宣講隊伍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革命舊址、文化廣場等平臺,深入企業、農村、機關、校園、社區開展宣講1100余場,受眾10萬余人次。
賽訓結合促氛圍。通過搭建“講賽結合”大舞臺,組織開展“銅鼓縣基層理論微宣講大賽”“基層理論宣講負責人及骨干培訓班”等,廣泛發動全縣各領域干部群眾參與,結合工作實際和親身經歷,將黨的創新理論與群眾語言相結合,將科學理論融入感人故事,把抽象道理融入鮮活人物,推動理論宣講從“專家干部講”向“基層百姓講”轉變,切實營造出“以賽促學、以賽促建”的良好氛圍?!毒G水青山彰使命 人民至上映初心》《文明實踐 成風化人》等一系列叫得響、受歡迎的理論宣講作品得到群眾普遍好評,真真切切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基層、走進群眾。
責任編輯:李明娥
執行編輯:高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