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引鳳筑巢”六大研究院碩果累累
時間:2024-03-1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吳長鋒 洪敬譜
“環境污染與氣候變化是制約全球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因素,不僅事關國際社會共同利益,也關系地球未來。”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劉文清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既要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還要解決地面和地下污染的問題,做‘頂天立地’的研究。”
2023年1月,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以下簡稱環境研究院)正式注冊成立,劉文清任首任院長。至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6個研究院全部正式運行。
合肥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以來,按照“引鳳筑巢”新模式,陸續成立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環境等六大研究院。這些研究院均聘請院士擔任院長,自主選擇研究方向,自行搭建科研平臺,自由支配研究經費,更好地推動了項目引進、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和產業培育等。
“環境研究院致力于在環境領域突破關鍵技術、培育新興減污降碳產業,助力我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環境研究院執行院長邢獻軍說,目前研究院已與多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聯合實驗室和聯合應用示范中心等平臺,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
例如,環境研究院與合肥中科環光技術有限公司開展了深度的產學研合作。環境研究院不僅為公司提供激光雷達零部件研發的平臺支持,還為公司發展提供應用場景和項目支持。
此外,劉文清帶領科研團隊與專注環境監測技術裝備研發的上市企業——安徽藍盾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為公司科技攻關提供支撐。
不光是環境研究院,其他幾個研究院也在“引鳳筑巢”模式下結出碩果。
成立于2021年的大健康研究院以滿足生命科學研究、人口健康、疾病防治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出發點,旨在研發引領未來的顛覆性技術及事關國家安全的核心技術。
“大健康研究院成立以來,吸引了諸多知名大學和機構的優秀人才加入,多人相繼入選國家級、省級重點人才項目。研究院成功孵化數家源頭技術創新的生物技術公司。”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長姜精如說。
2023年4月,能源研究院與安徽省皖能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首個重大項目——大型煤電機組大比例摻氨燃燒工程示范取得成功。“這標志著我國燃煤機組大比例摻氨清潔高效燃燒技術領先國際同行,率先進入工業應用階段,為燃煤電廠節能減排、綠色發展開辟了一條切實可行的全新路徑。”能源研究院氫能源與氨應用研究中心副主任馮漢生說。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以來,依托6大研究院創新平臺,集聚各類高層次人才1200余人,累計取得53項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承擔相關領域科研項目或課題超3000個,授權發明專利超2200項。”合肥市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