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全國人大代表劉慶峰:以“智”賦能 推動生產力提質升級
時間:2024-03-13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范孝東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也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就系統性加快推動我國通用人工智能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準備了一系列建議。
這兩年,以認知大模型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在全球引發巨大熱潮,是最耀眼的“科技明星”。在這方面,安徽搶先布局,立足人工智能產業“雙招雙引”,聚焦打通科技創新策源地與新興產業聚集地之間的鏈接,以創新求突破、以應用促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相關統計顯示,目前安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指數居全國第6位。其中,科大訊飛是最具代表性的龍頭企業。2023年5月,科大訊飛發布了基座型通用大模型——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在此基礎上,去年9月,科大訊飛又推出了羚羊工業大模型。該大模型具有工業理解計算、工業代碼生成、工業多模態等5大核心能力。
目前,認知大模型對數字經濟、產業智能化、社會民生的影響已初步顯現。在安徽,很多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已用上了大模型。“截至今年2月26日,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已入駐用戶108.4萬、服務企業513.3萬次,在過去四個月的增長超過了過去兩年,成為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劉慶峰說。
在劉慶峰看來,今年全球人工智能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各國在基礎大模型、行業應用、硬件、產業鏈等方面開始全面較量。“我們既要正視差距,也要奮力追趕。”劉慶峰建議,應聚焦自主可控的底座大模型主戰場,科學統籌資源要素投入,引導和組織優勢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劉慶峰介紹,系統性構建通用人工智能體系,要從自主可控生態構建、高質量數據開放、評測標準制定、加快關鍵行業應用、源頭技術前瞻研發等多個維度發力,不斷縮小與國際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在源頭核心技術、生態體系等方面的差距,并在行業應用和價值創造上繼續打造我國的比較優勢。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