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統一標準優化程序 讓信用修復更暢通——訪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全椒陳淺綜合養殖總場場長劉茜
時間:2024-03-12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范孝東
信用修復是鼓勵失信主體主動糾錯、主動自新,提升全社會信用水平和保障信用主體權益的重要舉措。不過,當前經營主體在修復信用時還面臨一些堵點。
如何進一步優化信用修復,為經營主體信用建設提供更大便利,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全椒陳淺綜合養殖總場場長劉茜今年重點關注的問題。“這兩年國家相繼出臺多項制度和措施,為提升企業信用修復質效提供了重要支撐,但在具體落實中還存在薄弱環節。”劉茜說。
劉茜在調研中發現,“信用中國”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是目前公示企業信用記錄的主要渠道,前者由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主辦,后者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辦。兩大系統分屬不同部門,由于數據未共享、修復政策不一致等原因,企業信用修復信息容易出現不同步問題。
此外,目前還有一些影響力較大的第三方商業平臺,也在公示行政處罰信息,但經常出現數據更新不一致,更新延遲等現象。“往往‘信用中國’網站與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已撤下企業失信記錄,但第三方商業平臺仍在公示,有企業反映第三方平臺甚至有收費撤銷記錄的情況存在。”劉茜說。
對此,劉茜建議,國家層面盡快建立信用修復結果共享機制,打通公示系統,實現企業一次修復多系統自動共享,同時,規范第三方平臺數據采集和公示行為,嚴厲打擊惡意注冊和虛假認證等行為。
劉茜還認為,要對信用修復流程進行優化提升。“根據有關規定,目前,信用修復整個流程完成需要一周以上時間,不同處罰領域,企業修復提交材料也不相同,不利于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劉茜建議,進一步簡化信用修復申報材料及審核程序,降低企業修復難度,實現多領域材料規范統一,方便信用主體快速完成信用修復,真正為企業“減負”。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