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與世界的“雙向奔赴”更熱絡了
時間:2024-01-09 來源:“學習強國”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何珂
記者講述
剛剛過去的2023年,我交到了一個新朋友,她叫張夢妮,是土生土長的潛山市源潭鎮人,也是安徽振達刷業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的負責人,還是一名敢闖敢拼的外貿人。
對著鏡頭用一口流利的英語直播賣貨、在源潭鎮工廠里試用新產品、飛往印度尼西亞開拓新市場……對張夢妮的采訪,讓我體會到了安徽外貿人的干勁、拼勁與闖勁。
而在過去的一年里,無數個外貿人,飛往了全球各地,搶訂單、拓市場。數據顯示,去年安徽共組織超4500家次企業參加廣交會、土耳其汽配展、香港環球資源展、美國拉斯維加斯紡織服裝展等境內外知名展會,企業累計簽訂意向訂單420億元。
一次次出海、一個個展會、一場場交易,記錄著安徽與世界的“雙向奔赴”,繪制出安徽與世界經濟交融互動的生動圖景,也成為安徽外貿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2023年前11個月,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738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5%。其中,出口4823.5億元,增長13.7%。
以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成為外貿領域的熱詞,也是外貿加速提質升級的代表。2023年前11個月,安徽“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364.9億元,同比增長16.5%。
“走出去”也要“引進來”。去年12月底,我參加了2023徽商助力安徽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徽商總會成立大會的報道。大會現場,知名企業家們聊起家鄉、談起合作,滿滿的自豪與誠意,讓我印象深刻。海內外徽商團結起來,積極投身到安徽改革發展的火熱實踐之中,攜手續寫江淮大地新的發展榮光。
除了徽商,還有外企。大陸集團宣布在合肥建設四期項目,總投資40億元;德國大眾在安徽建立大眾總部之外全球第一個新能源汽車研發、創新和部件采購中心……投資者們正頻頻用“真金白銀”給安徽投出信任票。去年前11個月,安徽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0.3%,高于全國20.3個百分點。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展望新的一年,安徽將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激發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牢固樹立“向海而興”的理念,推動“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示范區建設,精準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雙招雙引”,持續推進“徽商回歸”,推動安徽向改革開放新高地躍進。
專家訪談
改革開放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安徽省時代戰略研究院院長程必定認為,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必須推進更深層次改革、擴大更高水平開放。
當前,安徽正處于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前進中的許多問題需要靠改革來解決。從國企改革到民營企業家懇談會;從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到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從創設企業訴求“一口收辦”機制到“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在程必定看來,改革創新,敢為人先是安徽最為寶貴的基因。安徽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探索中守正創新、先行先試,讓改革足音在江淮大地鏗鏘有力,改革成效在江淮大地碩果累累。
高水平開放正在為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優勢。近年來,安徽持續推動對外開放,大膽“走出去”,積極“引進來”。外貿企業紛紛揚帆出海“搶訂單”;大家在安徽看到的外國面孔也越來越多——從留學生到飯館老板,從汽車工程師到外企高管,等等。
如何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激發和增強發展內生動力?“2023年,安徽‘新三樣’出口很亮眼。其實,安徽出口的產品很多,但品牌力量相對較弱,國際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程必定建議,要發揮安徽自身優勢,以新質生產力來推動品牌向上、品牌向優、品牌向外。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安徽面臨的最大機遇、最大紅利、最大勢能。程必定認為,與滬蘇浙這樣的中國經濟“龍頭”“優等生”做“合伙人”,將極大提升安徽獲取和配置資源要素的能力,“要抓住機遇,‘向海而興、借船出海’,突出思想觀念全面融入、體制機制創新突破、區域板塊深度鏈接、重點領域示范引領,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經營主體是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經營主體活力代表著經濟發展活力。“要培育更多經營主體,特別是要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程必定說,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讓國企敢干,發展動能持續增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民企敢闖,發展活力持續提升;還要讓外企敢投,讓開放的安徽持續成為外資企業眼中的投資熱土。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