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深刻領悟紅色文化的價值意蘊
時間:2024-01-09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高迪 付政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紅色文化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結晶,是蘊含著豐富紅色資源和厚重文化內涵的先進文化形態,是我們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取得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奮進新征程,我們要深刻領悟紅色文化的價值意蘊,從中汲取砥礪奮進的政治智慧、道德滋養和精神力量,凝聚起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磅礴力量。
紅色文化是我們黨的根本血脈和精神法寶。紅色文化中蘊含著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是我們黨生生不息、永續發展的血脈,是攻堅克難、奮發進取的精神法寶。包括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在內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抒寫了一個個關于奮斗和進取的宏偉史詩,凝結著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創造的輝煌成就,展現出我們黨的使命擔當,成為紅色文化顯著的精神標識。紅色文化是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預防和根治黨員干部思想上變質、精神上“缺鈣”的良方。只有深刻領悟紅色文化的價值意蘊,持續從紅色文化中汲取政治營養和歷史智慧,才能有效錘煉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深悟透紅色文化的理論源泉和思想內核,注重用紅色文化滋養和充盈精神世界,自覺對照革命傳統修身正己,比照革命先輩干事創業,進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真正做到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紅色文化是人民群眾的精神支柱和信仰紐帶。紅色文化是在中華大地上生長出來的,是具有特定時代意義的物質形態、精神形態、制度形態成果的總和,凝聚著中華民族在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崇高精神和優秀品質,深深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在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蕩的復雜背景下,人們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由于所處時代、文化水平、人生閱歷、年齡特征等不同,不同群體對紅色文化的情感、態度、認可程度也不盡相同。個別年輕群體對革命先輩的理想信念和奮斗歷程缺乏理性認知、情感認同,很難深切感受紅色文化蘊含的崇高價值,甚至在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潮的沖擊下出現價值選擇困惑、理想信念模糊等問題,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當前,紅色文化存在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弘揚前輩歷史功績,更重要的是發揮文化育人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滋養和強大動能。唯有深刻領悟紅色文化的價值意蘊,進一步發揮紅色文化的價值引領作用,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激發紅色文化新的感召力,使其成為指導人民群眾生活和實踐的精神力量,才能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境界,引導人民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全社會形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理想信念、道德觀念、精神風貌。
紅色文化是一種具有先進性和開放性的文化形態。任何文化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往往建立在既有的優秀文化成果基礎之上,烙有時代與地域的印記。紅色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將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理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互交融而產生的文化新形態。一路走來,一代代共產黨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確保了紅色文化的時代性和先進性,使其豐富內涵孕育著時代意蘊和現實價值,在歷史與現實的觀照中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凝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廣泛共識,鞏固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前進道路上,我們要深刻領悟紅色文化的價值意蘊,大力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堅持先進性與開放性的有機統一,順應時代潮流、尊重傳播規律,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激發紅色基因的發展活力,使紅色文化永立時代潮頭,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紅色文化是一種不屈的戰斗文化。革命戰爭年代的環境之艱苦、生存之艱難、戰斗之殘酷是難以想象的,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用鮮血甚至生命書寫了紅色文化的厚重篇章。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文化優勢也是制勝優勢,一流軍隊不僅要有一流的武器裝備來支撐,更要有一流的強軍文化來塑造。強軍文化是紅色血脈的賡續、紅色基因的傳承。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鑄牢聽黨指揮這一強軍之魂,必須把傳承紅色基因作為新時代政治建軍的戰略任務和基礎工程,要求各級應進一步強化政治責任,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規劃部署,切實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要發揚紅色文化在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進程中的特殊作用,努力為廣大官兵精神補鈣、士氣加鋼、思想淬火,引導他們深刻領悟紅色文化的價值意蘊,把紅色基因植入靈魂、融入血脈,進一步堅定革命意志、升華思想境界、純潔道德情操,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
(作者單位:河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