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新打法促創新生態“聚變”
時間:2023-12-21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吳量亮
即將在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就讀“工信部領軍企業家項目”的學員馬文智,是一家在照明領域擁有“顛覆式”數字化節能技術企業的創始人。
雖然不是在安徽開始創業,但通過學院推薦,他與“科大硅谷”深入對接,在此注冊了合肥公司,決定作為未來發展的全國總部,并支持產業鏈配套企業來皖發展。而科大硅谷平臺服務公司積極提供金融服務、幫助開拓應用場景,進一步堅定了他深耕發展的信心。
“我們十分看好安徽的營商環境,加上科大硅谷的優良科創生態,相信這里一定會成為公司發展的福地?!瘪R文智說。
“科大硅谷”、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羚羊工業互聯網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打造的重要創新平臺。今年以來,省、校、市齊心協力,“谷、院、網”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深化項目、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對接,相互賦能、競相發展的局面日益顯現。
三者互動賦能,“聚變”打造一流創新生態,事半功倍,這種良好勢頭“小荷才露尖尖角”。
努力在打造一流創新生態上當示范
——用平臺思維、生態理念推動要素資源整合集聚、互動耦合
安徽致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北京致遠互聯在“科大硅谷”注冊成立的軟件企業,自今年4月成立以來,有兩款管理軟件在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上推廣,其中一款到12月中旬已拓展近4000個企業用戶。
“科大硅谷產業政策執行有力,羚羊在開拓市場方面的幫助很給力?!卑不罩逻h公司總經理茆定遠告訴記者,源于羚羊平臺的合作對接和牽線搭橋,他們被“科大硅谷”的創新生態打動,便與羚羊平臺合資成立了安徽致遠公司,他本人也被羚羊平臺引薦進入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學習。
在共建共享中實現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同步落地,“谷、院、網”互動賦能,雖“事半”,但已顯現“功倍”的成效。
“科大硅谷”、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羚羊工業互聯網的定位是什么?安徽為什么要做這件事?
從國家大局說,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創新就抓住了關鍵、就抓住了戰略主動。
從安徽自身說,當前正處于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引領、科技賦能、人才支撐。
安徽省委、省政府多次強調,要在打造一流創新生態上當好示范,完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機制,健全科技投入機制,真正像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一樣打造創新環境。
2023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闡述了這套“谷、院、網”組合拳的打法:
——通過建設“科大硅谷”,發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院所作用,聯合國內特別是長三角高??蒲性核?,集聚全球科技創新要素。
——通過辦好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突出實踐性、實戰性、實效性特色辦學理念,培養復合型科技產業組織人才,為走好“科創+產業”路子提供支撐。
——通過建設羚羊工業互聯網等平臺,強化要素匯聚耦合,推動科技、產業、資本直通。
——通過“科大硅谷”、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羚羊工業互聯網相互賦能,推動科研機構、高校院所、大科學裝置與企業、資本的協同創新,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與新興產業聚集地融合發展的生態系統。
“谷、院、網”任務各有側重,但緊密相聯,都是打造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重要組成部分。
這套用平臺思維、生態理念推動要素資源整合集聚、互動耦合的打法,功在當前、利于長遠。
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動力源
——一體推進教育、科技、產業、人才融合發展
劉海軍是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科創EMBA第二期班學員,在液氧爆破、智能采礦等技術領域已創建多家企業。
在科技商學院,他所在的創業小組,在學院科創項目路演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經科技商學院推薦,9月份以來,羚羊工業互聯網公司與他不斷深化對接,雙方決定合作,在采礦領域儀器儀表行業推行新技術、打造新產品,搞點“大事情”。
“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明年九項重點任務,第一個就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其中傳遞出加強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信號。
推動“谷、院、網”互動賦能,契合中央精神,順應了深化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的要求。
何為“新質生產力”?此次中央一系列部署對“新質生產力”給出生動注解: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人工智能發展;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很大程度上說,安徽加快“谷、院、網”建設并推動三者互動賦能,就是沖發展新質生產力去的。
高標準建設科大硅谷,就是要打造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田”和高科技企業成長的“高產田”。
“一個完整的科大硅谷是一個全新的創新創業創造的生態,它不僅要賦能科技創新策源地,更要助推新興產業聚集地建設,實現‘四鏈’融合和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笨拼蠊韫确掌脚_公司董事長吳海龍表示,“谷、院、網”耦合賦能加強合作和模式創新,加上項目落地區域的鼎力支持和接招,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解決科研和經濟聯系不緊密、“兩張皮”問題,是世界性難題。其中,人才最為關鍵。
在謀劃創建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過程中,安徽省就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次邀請教育界、科技界、企業界人士一起深入探討,碰撞思想,達成共識。
“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培育懂科技、懂產業、懂資本、懂市場、懂管理的‘合金鋼式’的‘五懂’復合型科技產業組織人才,為新興產業發展、科大硅谷建設培養實戰人才。”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執行院長葉強說。
作為跨領域跨行業的國家級“雙跨”平臺,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
“我們依托工業AI技術,以產品化、平臺化方式提供工業SaaS、工業大模型MaaS等服務,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著力幫助中小企業解決‘不會轉、不敢轉、轉不起’的難題?!绷缪蚬I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徐甲甲說。
“谷、院、網”三者互動賦能,一體推進教育、科技、產業、人才融合發展,正成為安徽搶先布局未來產業、破局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動力源。
“科大硅谷”落地一年多時間,已經擁有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8家;擁有合肥市近43%的量子企業、50%的合成生物企業、55%的空天信息企業,未來產業加速集聚。
讓科技成果更多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精準對接企業需求、打通“產學研金服用”等環節互動通道
安徽省模式識別信息技術公司是首批入駐“科大硅谷”的高??萍汲晒D化企業。隨著公司業務的快速增長和越來越多樣的客戶需求,研發人員不足、新產品定制開發周期長等問題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我們將技術需求上傳到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平臺隨即遴選出與我們所需求匹配性較高的研究機構進行重點對接,成功解決了公司面臨的技術難題,大大縮短了研發周期,也讓高校的研發有了用武之地。”模式識別公司負責人王愿說。
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的關鍵,是讓科研活動更多地成為產業活動、經濟活動。“谷、院、網”互動,精準對接企業需求,打通“產學研金服用”等環節互動通道,促成科研機構、高校院所、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同向發力,正讓科技成果更多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今年6月,《“科大硅谷”多主體全鏈條創新聯合體建設試點方案》,成功揭榜國家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任務。
這項改革的突破在于將“科創+產業”融成一體化的創新單元,依托產業鏈龍頭企業、高能級創新平臺、高校院所等主體,組建平臺支撐、新型研發、產業培育三類創新聯合體,一體配套“團隊+基金+載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成果孵化迭代等創新活動,打造“一棟樓就是一個創新聯合體,一棟樓就是一個產業鏈”的創新生態。
目前,“科大硅谷”首批16家創新單元合伙人已簽約落地,合伙人已舉辦各類活動8場、600多人次參加,落地項目20個。
“我們鼓勵、推動企業家學員在學習的同時,將新的產業項目落地科大硅谷,通過這樣的培養,把學術、教育、科研、產業等用一個通道就打通了?!比~強說。
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與“科大硅谷”建立了“高端人才+創業項目”帶土移植新模式,共同推進人才引進和項目招引,已經挖掘到一批科技水平高、核心團隊強的優質科創項目。
“目前羚羊平臺上匯聚的科技成果近11萬條,匯聚的專家和創客已超過11萬人,這些服務商在我們合作的過程中,我們積極吸引他們落戶科大硅谷發展?!毙旒准渍f。
“科大硅谷”與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建立成果轉化項目定期推送、產業鏈供需互促對接機制,精準匹配企業項目需求,通過羚羊平臺獲取4000余個項目源,并已篩選重點項目分批進行了對接洽談,一批合作成果正在轉換落地中。
“建設‘谷、院、網’并推動三者相互賦能,厚植創新生態,是一種市場化、國際化、平臺化、生態化的獨特探索,體現出安徽在全國科技創新格局中勇闖第一方陣的目標和追求。”安徽省科技廳負責人說。
這種持續構筑科產深度融合生態的努力,正在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其勢已成,其興可待。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