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皖”留人才,徽商歸來
時間:2023-12-15 來源:“學習強國”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彭園園
是繼續在外闖蕩,還是回到家鄉開辟新藍圖?越來越多安徽人選擇“回家”。
12月14日,天氣寒冷,安徽中標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浦成磊仍為了新項目在外奔波著。5年前,他從北京回到合肥創業,初涉水環境治理領域,公司僅有3個人。
“我之前在北京從事旅游相關行業,五六年前,合肥市蜀山區負責招商的同志和我幾番對接,介紹正在重點打造的中國環境谷,一下子吸引了我。”回憶過往,浦成磊說,“雖然我當時不從事這一行,但我覺得這一領域前景廣闊,再加上,蜀山區一直很熱情地幫助對接資源,這讓我下定決心回來。”
浦成磊告訴記者,公司已經從最初的3個人發展到30多個人,一步一腳印,在亳州、界首等地的多個項目也接連落地,公司茁壯成長。他說:“家鄉的發展有目共睹。好的項目、好的營商環境,口耳相傳。不僅我回來了,身邊的很多朋友都選擇了回到安徽發展。”
“走南闖北,家鄉最美”,是無數在外游子的共鳴。快速發展中的安徽張開懷抱,呼喚游子歸來。
2022年,定遠縣藕塘鎮政府工作人員主動聯系到黃學仁,向他詳細介紹了家鄉的招商引資政策。再三考慮后,黃學仁帶著資金和技術從工作了20多年的浙江回到了家鄉定遠縣藕塘鎮,開辦滁州徽冰糖業有限公司。
糖業是嚴重依賴原材料的產業,一般只在原料產地開辦工廠,而且作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產品價格不高,利潤空間不大,所以在滁州乃至整個安徽,糖廠都比較少。黃學仁說:“我們吃的糖一般來自江蘇和廣西兩地,回家鄉發展的初心就是要讓鄉親們吃上我們自己生產的糖。”
如今,走進位于藕塘花生產業園的滁州徽冰糖業有限公司,空氣中彌漫著甜蜜的味道,黃冰糖、赤砂糖、綿白糖、冰片糖等多種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日產量可達40噸。
談起企業落戶的過程,黃學仁對便捷高效的市場準入環境印象深刻,“除了生產外,基本沒怎么操心。政府幫忙協商解決了很多問題,一切都很順利。”他說,“家鄉的發展變化太大了!不僅僅是經濟發展水平上向著長三角先發地區看齊,發展思路也更加清晰。”從政府主動對接招商到企業落地開工,在此過程中,黃學仁深刻地感受到家鄉近些年的積極發展,良好的營商氛圍也讓他堅定了深耕家鄉沃土、做優做強企業的信心。
回到家鄉,回報家鄉,在創辦企業的過程中,黃學仁積極吸納周邊群眾到廠務工,直接帶動了近40名鄉親靈活就業,讓他們在家門口有了一個穩定增收途徑。據了解,公司一線作業的員工年齡多在45歲至60歲之間,“上了年紀外出打工掙的都是辛苦錢,現在能在家門口找到一份穩定工作,實在是太幸福了。”企業員工紛紛表示。
市場經濟是“候鳥經濟”,哪里的環境好、服務到位,企業就“飛”到哪里。“皖”留人才,徽商歸來。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