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臨泉:實干擔當促發展 踐行宗旨惠民生
時間:2023-11-09 來源:阜陽日報 作者:趙懷勇 李翊銘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認真落實領導干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要求,在凝心鑄魂中筑牢根本,在實干擔當中促進發展,于踐行宗旨里惠及民生,為群眾解決一批現實問題,讓老百姓得到實惠,主題教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停車充電不犯愁
臨泉縣文泉公園是一處新建公園,由于剛剛投入使用,一些公共服務設施還不完善,停車場內缺少充電樁,無法滿足新能源汽車用戶停車充電的需求。
臨泉縣住建局工作人員在“四下基層”中,傾聽群眾心聲,把建設充電樁作為重中之重,迅速制定規劃,確定實施方案,根據實際需求配備新能源車輛的停車泊位,建設66個公用充電樁,提高了充電基礎設施普及力度。
同時,該局舉一反三,全面排查城區停車位和充電設施配置情況,在群眾需求強烈、商圈集中、車流人流較多的區域,配備了一批停車位和充電樁,受到群眾的歡迎。
2023年以來,臨泉縣住建局充分利用可用空間,形成以配建停車場為主體、城市公共停車場為輔助、路側停車點為補充的停車供應體系,累計新增停車位9794個,比2022年增加13%。目前,城區停車位總數達96318個,其中,公共停車泊位36318個。
想方設法促增收
近日,譚棚鎮東張營村,一場轟轟烈烈的土地大托管行動正在進行,群眾主動要求把自家土地流轉給村集體。目前,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接受農戶委托,流轉土地450余畝,成為該鎮土地托管、助力振興的典范。
據了解,譚棚鎮在主題教育中,圍繞推動發展這條主線不動搖,通過“四下基層”,積極向群眾宣傳土地流轉相關政策,動員群眾開展土地大托管。該鎮11個行政村全部開展農業土地大托管,托管面積達到2萬余畝,解放勞動力約1.5萬人,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渠道,為鄉村全面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群眾托管的土地,交給安徽徽商農家福有限公司經營。該公司依靠現代農業技術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通過機械化、智能化推廣應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農民的收益得到有效保障,還能獲得二次分紅,真正實現將農業“托”出新效益、農村“托”出新活力、農民“托”出新希望。
籌資修路惠民生
解決民生難題是臨泉縣在主題教育中格外關注的重點。該縣邢塘街道郭營社區城市基礎設施存在短板,一些巷道沒有硬化,雨天積水道路泥濘,群眾出行不便。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郭營社區黨支部發現群眾對解決出行難題呼聲較高,便順應群眾意愿,通過黨員大會、村頭群眾會等形式,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巷道建設。該社區通過黨員帶頭、群眾參與、企業助力等形式,籌資59.84萬元,修繕巷道28條,解決了群眾的出行難題。
鄰里糾紛巧化解
鄰里糾紛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小事不及時解決,往往釀成不可調和的大問題。在農村,因土地邊界和宅基地發生糾紛的事件較多。在主題教育中,臨泉縣把化解群眾矛盾糾紛作為重點,通過“四下基層”,集中力量解決了一批困擾農村安定和諧的不利因素。
陶老鄉長集行政村祝營自然村居民祝國慶與李士友因土地問題發生糾紛。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劉曉虎得知情況后,先查相關資料,后帶村干部實地測量,又與雙方當事人面對面講政策、說情理、舉案例,最終化解兩人的矛盾糾紛。
同樣是在陶老鄉,南周莊村村民宋平武與鄰居任金平因宅基地問題發生矛盾,由于缺乏歷史資料,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南周莊村通過“支部說事、五老調事”方式組織“五老”人員入戶調查,傾聽雙方訴求、分析原因、釋法明理、紓解心結,經多輪調解,雙方最終握手言和。
張新鎮陶李村村民李井民、李超因宅基地糾紛積怨已久,對立情緒嚴重。黨員志愿服務隊成員陶樹林與網格員李奎積極與兩家溝通,耐心傾聽雙方訴求,并細心講解有關政策法規,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消除信訪隱患。
臨泉縣在主題教育中堅持把實干擔當促發展、踐行宗旨惠民生作為落腳點,把落實“四下基層”作為解決實際問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方面,通過深學細悟黨的創新理論,促進發展的理念更加堅定,為民服務的本領持續提升,社會治理的效果更加明顯,主題教育取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群眾拍手稱贊的實效。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