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舒城:打造百公里紅色文藝宣講線
時間:2023-09-18 來源:舒城文明網 作者:張靜茹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舒城縣通過打造百公里紅色文藝陣地、開展紅色文藝演出、創作紅色文藝書籍等方式,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打造百公里紅色文藝宣講線
第二野戰軍渡江戰役指揮部舊址、胡底烈士紀念館、舒城縣烈士陵園、龍河口水庫紀念館、新四軍第四支隊舊址紀念館、平田烈士墓、舒城縣東沙埂革命人物展覽館、毛主席視察舒茶紀念館、吳展烈士紀念館、安菜山烈士墓、中共舒城特支特區機關舊址,這些紅色景點大多位于舒城縣境內的舒曉線、舒廬線、舒張線以及206國道內的舒城段,串點成線,足有三百多公里。為此,舒城縣著力打造百公里紅色文藝宣講線。
“各景點有各自的紅色精神內涵,我們準確提煉,深度挖掘,打造各自特色的紅色宣講品牌,讓紅色宣講更有特色,更接地氣。”舒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倪敬云介紹道,如新四軍四支隊舊址宣講的主題是:艱難歲月、信念支撐;龍河口水庫的宣講主題是:自力更生、犧牲奉獻;胡底烈士紀念館的宣講主題是:堅守信念、生死何懼;吳展烈士紀念館的宣講主題是:英勇斗爭、對黨忠誠;特支舊址的宣講主題是:勇走新路、敢于勝利;毛主席視察舒茶紀念館的宣講主題是:戰天斗地、艱苦創業;安菜烈士陵園的宣講主題是:革命信仰、義薄云天;平田烈士墓地的宣講主題是:踐行初心、敢于斗爭。
為了讓這些景點成為紅色宣講的主陣地,舒城縣精心謀劃和統籌,相關鄉鎮和主管單位認真設計,依托紅色景點的故事和特色,開展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宣講活動,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方法和舉措,讓枯燥的理論宣講有聲有色,深受群眾歡迎。
紅色旅游深得人心、紅色教育深入人心、紅色精神刻骨銘心,百公里紅色宣講線正成為南來北往游客最熱愛的紅色景點打卡地。
開展紅色文藝演出
“三年艱苦游擊戰,大別山紅旗高高飄揚!”在舒城縣高峰鄉東港村鄉村大舞臺上,來自舒城縣戲曲家協會的演員們以激情飽滿的狀態,聲情并茂地傾情演繹著原創節目《游擊專家高敬亭》。英雄事跡激蕩人心,令人熱血沸騰。革命先烈們的錚錚誓言,真實、立體地沖擊、震撼、啟迪著現場觀眾。
舒城縣立足本土紅色資源,常態化開展紅色戲劇下鄉展演巡演,不僅有《紅燈記》《江姐》《智斗》等經典劇目,還充分發動基層文藝骨干自編自導了以高敬亭、胡底、吳展等革命烈士為素材的原創劇目。
為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增強文化惠民潤心工程,今年以來,舒城縣文聯組織“一場鄉村行、文化暖人心”“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演出活動,為人民群眾呈現歌舞《鄉村舞起來》、小品《去年、今年、明年》、舞蹈《還我山河》等眾多優秀節目,為鄉村振興賦予文藝的生機。
通過“發動一批骨干、編好一批著作、搞好一批活動”,使紅色文化傳播到各村、社區,不僅讓群眾過足了“戲癮”,更增強了其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讓“紅色養分”充分涵養干部群眾的精神家園。
創作紅色文藝書籍
“本土紅色歷史是文藝工作者創作的靈感源泉,更是開展黨員干部培訓最鮮活生動的素材。沿著百公里紅色文藝風景線一路前行,我感到初心更加堅定、使命更加光榮,也更加樹牢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讓紅色文化深入人心。”在舒城縣文聯組織的紅色文藝采風活動中,年逾八十歲的資深文藝工作者魏宏開由衷感嘆道。
舒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紅色文藝作品創作,出臺了《關于加強舒城縣紅色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的若干意見(試行)》《舒城縣文藝精品創作獎勵辦法》等政策,由此推動了全縣文學事業的創作高峰,《截斷龍河口》《龍潭三杰之胡底》《火焰花開映南疆》相繼出版,先后舉辦紅色經典圖書薦讀活動80多場次,參與群眾近萬人。
舒城縣文聯主席張克武介紹道,結合主題教育,將大力創建“五個一百?紅色文藝輕騎兵”黨品牌,在豐富群眾性“五個一百”主題文藝活動中強化“五紅”(用紅色文藝理論武裝頭腦,用紅色文藝活動豐富生活,用紅色文藝作品熏陶思想,用紅色文藝風景陶冶情操,用紅色文藝隊伍惠民利民,推動主題教育走實入心。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