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聚焦急難愁盼問題 做好惠民利企文章
時間:2023-08-18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張理想 汪永安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安徽省廣播電視局政策法規處(行政審批辦)黨支部、安徽博物院黨委、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黨支部緊緊抓牢以學促干關鍵點,聚焦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做好惠民利企文章。
安徽省廣播電視局政策法規處(行政審批辦)黨支部堅持黨建、業務兩手抓兩手硬,著重把廣電政務服務窗口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重要創新實踐平臺,突出企業和群眾滿意度、獲得感為第一評價標準,帶領窗口黨員干部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實打實的利企惠民服務。一單統管聚合力,持續開展行政許可清單、行政備案清單建設,及時完善政務服務實施清單,動態調整“全省一單”,既為群眾提供清晰準確的辦事指引,又實現廣電行政政務服務事項在全省各地“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系統規劃提質效,推行“幫辦代辦導辦”優化行政審批前置服務,增設“一件事一次辦”事項豐富集成服務,全省推進廣電政務服務惠民主題地圖建設升級智慧服務,最大程度助企減負、便民利民。數字驅動強賦能,不斷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著力拓寬電子證照在廣電政務服務領域應用,宣傳推廣“容缺辦”“免證辦”“智慧辦”服務,實現高效服務、無事不擾、精準紓困。民意導向促深入,下基層、訪民情、進企業開展實地調研,扎實推動多種形式的“換位體驗”,將查找的問題分級分類、把改進的措施落細落實,持續優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效能。主題教育扎實推進,利企惠民成效明顯,廣電政務服務窗口今年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全省政務服務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安徽博物院黨委牢牢把握“以學促干”的鮮明導向,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以高質量文化供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堅持問題導向,扎實開展調研,聚焦博物館人才管理服務創新舉措、公共場所標識建設、館藏品管理的數字化建設及利用等內容,傾聽觀眾心聲、百姓意見,回應群眾關切。立足安徽特色,講好中國故事,推出“共飲一江水——三星堆與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等精品展覽,重點打造“山河安瀾——淠史杭灌區主題展”,該展覽獲得國家文物局、中央文明辦、中央網信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重點推介。高質量開展公共文化活動,發揮博物館“大學校”作用,上半年舉辦“博物館之夜·絲路奇遇記”沉浸式主題實景解謎游戲等六項大型體驗活動近百場,組織“博物館里的思政課”紅色主題系列活動,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積極“引進來”,主動“走出去”,精心打造“安博會客廳”“安徽文博講堂”等社教品牌,持續開展“志愿服務基層行”“流動博物館”“鑒寶江淮行”等文化惠民活動。
安徽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黨支部堅持以學正風、以學促干,帶領黨員干部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一批果蔬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得到示范推廣應用,為鄉村振興和全省蔬菜、果樹、中藥材和食用菌等園藝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充分發揮技術平臺和專家團隊作用,結合“專家下基層”“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我為群眾辦實事,‘四全’服務菜籃子”“全省春季農業科技服務”等科技服務活動,對接幫扶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220個、行政村240個。針對群眾種植模式落后、品種退化、技術缺乏、抗災能力較弱等問題,組織科技服務團隊召開新品種展示會、現場觀摩會、培訓會30余場,示范推廣蔬菜、果樹、中藥材、食用菌等園藝新品種100多個、新技術16項、新模式15項,培訓新型農民和種植大戶2000多人次。在全省建立園藝示范基地98個,面積2萬多畝,輻射推廣50余萬畝,促進經營主體增收2000余萬元。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