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歙縣:嚴把“五關” 強化“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廣運用
時間:2023-05-25 來源:歙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胡鴻鑫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始終把“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作為廣大黨員干部理論學習的重要載體和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在日常學習、使用中堅持嚴把“五關”,不斷增強學習平臺使用的規范性、專業性、協同性、權威性,有效提升了歙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
2021年建成“學習強國”鄉村大喇叭2020個廣播終端,實現了縣域全覆蓋,全年在線率始終保持在93%以上。2022年1月在黃山市率先開通了“學習強國”歙縣融媒號。
抓好學習使用關。堅持黨建引領,依據現有黨委(黨組)、總支、支部及黨小組組織架構,全面梳理掌握學習小組內常年外出、不懂操作、無智能手機老年人等黨員情況,因人施策及時開展幫學、領學、督學,并積極宣傳動員廣大群眾注冊學習;創新學習方式,把“學習強國”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學習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利用零散時間、休息時間看視頻、讀文章,依托“我們的節日”等聚會活動開展有獎答試題,以點帶面營造比學趕超的學習風氣;做好督促激勵,按周通報各單位、鄉鎮注冊率、活躍度等情況,并適時調度后進單位和鄉鎮。開展“學習強國”優秀學員評選,結合“黨建引領信用村”兌現積分獎勵,激發學習熱情。
抓好宣傳隊伍關。組建融媒體中心“主力軍”,由歙縣融媒體中心記者16人、編輯6人組成,根據工作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高質量的新聞采編;組建鄉鎮部門“常備軍”,由各部門、鄉鎮負責宣傳工作的同志組成183人的通訊員隊伍,結合行業、地域特色采制接地氣、有特色的作品;組建特約供稿“生力軍”,由愛好宣傳和具備專長的退休干部職工、自媒體、攝影家協會會員等80余人組成特約宣傳員隊伍,適時進行供稿。組織開展金筆頭、金話筒、金嗓子“三金”大賽,發動廣大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以及廣大群眾參與比賽,發掘一大批多才多藝的干部群眾充實到宣傳隊伍中來。
抓好內容選題關。聚焦鄉村振興,圍繞歙縣茶、菊等特色產業、新安江生態保護、美麗鄉村“五微”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內容進行供稿;聚焦行業亮點,圍繞政策宣講、教育、普法等主題,相關行業部門進行供稿;聚焦歙縣之美,挖掘出歙縣美景、全域旅游、特色美食、民俗活動、紅色文化等內容進行供稿;聚焦非遺文化,挖掘徽墨歙硯制作、徽州三雕、非遺魚燈、盆景剪紙技藝等內容進行供稿;聚焦歙縣故事,挖掘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典型人物和廣大黨員群眾積極推進歙縣各項事業發展的好故事,圍繞“黨員先鋒”“道德模范”“致富帶頭人”“優秀教師”“學習達人”等重點進行供稿。
抓好供稿質量關。拓寬選稿視野,稿件來源不局限于記者、通訊員稿件,還積極采用光明日報、中安在線、安徽新聞網、安徽經濟網等各類官方新媒體中關于歙縣的報道。同時,將部分已刊發稿件內容再梳理、再提升、再編輯,特別注重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元等特征,進行二次供稿。提升業務水平,堅持編輯月度碰頭會制度,由專人對近期欄目用稿需求進行分析,利用好供稿聯絡群,根據上級要求定期發布用稿方向,引導供稿員有針對性地供稿。將稿件撰寫、短視頻制作、攝影技能等課程納入每年宣傳思想文化骨干培訓班。定期組織經驗交流會、現場采風活動,邀請優秀供稿員分享經驗,賞析“學習強國”優秀作品。注重創意創新,依托學雷鋒紀念日、世界讀書日等重要節點,邀請歙縣各幼兒園小朋友錄制音視頻,推出作品《安徽歙縣:童聲故事會〈雷鋒的故事〉》《安徽歙縣:“圖書漂流”活動》;聯系文物部門推出《安徽歙縣:文博物語》系列,敘述歷史文化名城歙縣的文物故事。嚴格落實“三審”,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格落實“三審制”,將發布內容從政治導向、語言文字、政策法律等各方面把關,并逐一登記,做好臺賬,統一歸檔。
抓好機制保障關。建立考核制度,制定《歙縣“學習強國”推廣使用及供稿工作目標管理考核暫行辦法》,把“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使用和宣傳供稿情況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完善定期通報機制,對“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供稿采用情況,按月通報,對供稿質量差、數量少的按季度實施約談。建立激勵機制,每年對供稿工作進行評優,選出積極供稿、上稿量多的個人,評為“優秀供稿員”,對傳播廣、質量高的稿件,評為“優秀稿件”,并依照《歙縣“學習強國”供稿獎勵辦法》兌現資金獎勵,激發創作熱情。
接下來,歙縣將以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以內容建設、宣傳引導和日常管理為切入點,高標準推進“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使用推廣,深入推進理論武裝工作,進一步開拓視野,用多元化發展的思維講好歙縣故事,全方位展示歙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形象。
責任編輯:高 林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