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學習實踐|精心描繪中國式現代化的黃山圖景——訪黃山市委書記凌云
時間:2023-01-02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吳江海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關鍵要出實招、下實功、見實效。”黃山市委書記凌云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黃山市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部署,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立足文化、生態、區位、旅游等優勢,鍛長板、補短板、筑底板,刷新黃山形象,重構黃山價值,重塑城市能級,爭做全國旅游復蘇的先行標桿,精心描繪中國式現代化的黃山圖景。
凌云說,黃山是徽文化發祥地,是全省唯一擁有文化自然“雙世遺”、歷史文化“雙名城”城市。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黃山“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重要回信精神,發揮文化優勢,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高標準建設國家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深化徽州古建筑保護利用工程,實施徽州文脈傳承工程,推進徽州文書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挖掘徽州文化美學價值,培育壯大全鏈條徽州文化產業,推動徽州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綠色是黃山最大的底色,生態是黃山最大的優勢。凌云說,我們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深化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建設,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探索實行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體系,總結推廣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大力推進“村落徽州”等項目建設,以“席地而坐”標準推進微改造、精提升,以景區標準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全力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最美麗鄉村、最美風景線,讓“綠起來”帶動“富起來”,實現“美起來”“強起來”。同時,聚力做實實體經濟,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培育壯大九大新興產業,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大力發展徽州民宿等鄉愁經典產業,全面構建與黃山生態環境相適應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隨著高鐵時代來臨,黃山市的交通能級不斷提升,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日益彰顯。凌云說,我們將自覺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深度鏈接京津冀、珠三角,深化與合肥都市圈合作,接續推進體悟實訓,持續加速產業融入,全方位推進產業發展、文旅合作、政務協同,培育招引一批牽動性強、市場前景好的產業項目,爭當區域協調發展排頭兵。
凌云表示,黃山是享譽世界的中國名片,我們將圍繞建設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標,著力構建高品質產品體系、高質量產業體系、高水平傳播體系、高標準服務體系、高素質人才保障體系、高能級金融支持體系,放眼全球謀劃引領“雙世遺”文旅風向標,瞄準全國探索建設“兩山”理念重要實踐地,深耕長三角加快打造跨區域產業協作區,立足全省持續構建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培育形成以黃山為縱坐標、新安江為橫坐標的“山水村夜”文旅產業坐標系,推動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旅游產品向旅游產業轉變。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推動黃山市奮力崛起趕超的根本政治保證。凌云說,新的偉大征程上,必須強化政治建設,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將擁護“兩個確立”落實到踐行“兩個維護”上,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作為第一政治要件來辦,堅決做到“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黃山見行動”。必須強化隊伍建設,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加強干部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做到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常態化制度化實施“四千工程”,打造一往無前、風雨兼程的黃山戰隊。必須強化組織建設,深化黨建帶群建促鄉村振興滿天星工程,統籌農村、城市、兩新組織等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必須強化正風肅紀,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匯聚澎湃向前、拔節向上的強大動能,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展現黃山作為、貢獻黃山力量。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