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重要評論|經濟日報評論員:思想旗幟指引道路 理論自信更加堅定
時間:2023-01-0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先進的思想總是與非凡的事業彼此輝映,科學的理論總是與偉大的實踐相互激蕩。
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總結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理論創新居于首位。正是由于這一思想的實踐偉力充分彰顯,引領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新發展,推動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大跨越。
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五位一體”構建總體布局,以“四個全面”明確戰略布局,以“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發展深刻變革,以“一帶一路”攜手世界共圓夢,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展望人類未來前景……十年來,一系列新思想,奠定治國理政的格局,體現因時而動的抱負。
以戰略思維謀全局,以辯證思維解矛盾,以法治思維圖善治,以系統思維聚合力,以底線思維定邊界,以創新思維增活力,以開放思維拓視野……十年來,一系列新思維,確立治國理政的方法,體現運籌帷幄的智慧。
創新驅動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脫貧攻堅、健康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推動完善全球治理……十年來,一系列新戰略,豐富治國理政的路徑,形成了我們黨的新時代治國理政戰略布局。
就這樣,在實現中國夢“關鍵一程”中,新思想武裝頭腦、新理念全面播種、新思維指導方法、新戰略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立柱架梁、更高水平開放擊楫勇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時代前行的浩蕩潮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矢志不渝的信念、艱苦奮斗的勇毅、求真務實的篤行,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治國理政的新境界、管黨治黨的新境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這是全面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科學理論,是關乎中國前途命運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關乎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前景的21世紀馬克思主義,為馬克思主義在當今時代的大發展作出了開創性、全面性、歷史性貢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自于實踐,又接受實踐的檢驗,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從經濟領域看,十年來,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元,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到18.5%,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提升到8.1萬元;制造業規模、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11位,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這些偉大成就的取得,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和強大生命力,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價值和實踐偉力。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其中,人民至上是根本價值導向,自信自立是內在精神特質,守正創新是鮮明理論品格,問題導向是不竭源頭活水,系統觀念是基本工作方法,胸懷天下是大視野大格局。我們要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
循大道,可至萬里。新征程上的宣示堅定而豪邁:“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結崇高的價值追求,積蓄強大的思想力量,億萬人民一起向著未來出發,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