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時間:2023-01-02 來源:馬鞍山日報 作者:周鵬 李蒙
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展示了新時代偉大變革的壯闊歷程和宏偉氣象,強調指出“我們提出并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區域重大戰略,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并指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進而作出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提出了“我們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我們應深刻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是站在新時代新征程的歷史方位,在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上,總結現代化建設一般規律而作出的一個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和戰略性意義的重大判斷。首先,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其次,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本路徑。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更多體現在發展質量上,高質量發展體現新發展理念,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再次,高質量發展是確保現代化建設能夠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支撐。高質量發展是推動實現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環境有改善的發展,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另外,高質量發展還是推動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的重要保障。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到實處
黨中央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關系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不再簡單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而是要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為此,應找準著力點,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到實處。
著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著力形成各類市場主體充分發展的生動局面。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充分發揮各類宏觀政策工具的作用,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
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
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采取系列舉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著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優化開放發展的空間布局,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責任編輯:張緒梅 高林
執行編輯:柏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