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時間:2023-01-02 來源:馬鞍山日報 作者:宣萱 趙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這一重大判斷,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和根本保證,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性質與方向,科學指明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和任務,為新征程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南。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接力探索奮進的歷史成果
由于歷史文化、基本國情、歷史使命不同,不同國家選擇的現代化道路會有所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持續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并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這條現代化道路立足中國又面向世界,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努力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這條現代化道路既符合中國實際、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又緊跟時代潮流、體現世界現代化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表明,西方現代化道路并非人類通向現代化的唯一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力量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相結合的現代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的現代化。這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有別于其他國家現代化的最重要特征。
在現代化的領導力量上,中國式現代化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體現了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辯證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地位的兩個全新論斷。這兩個科學論斷深刻揭示了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在“兩個結合”中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越走越寬廣
實現現代化是一場深刻的偉大變革,遇到的各種矛盾、困難、風險和挑戰是難以想象的。因而,我們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越走越寬廣。
加強黨對中國式現代化事業的全面領導。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才使我們取得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彰顯了較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無比優越性。但中國要實現的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實現這樣的現代化,必須有“主心骨”,有堅強的領導核心。在當代中國,這個核心只能是作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的中國共產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因此,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更不會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要隨時“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確保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才能使全體人民在風雨來襲時有更可靠的主心骨,才能集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責任編輯:張緒梅 高林
執行編輯:柏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