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皖美這十年|安徽:特色農機助豐收
時間:2023-01-01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范克龍
水稻育秧流水線、山核桃采打機、自走式采茶機……9月23日,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安徽主場活動在舒城縣春秋鄉文沖村舉辦,各類“身懷絕技”的特色農機集中亮相。
活動現場,一臺果蔬烘干機引人注目。參展企業豐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家晉介紹道:“這款烘干機一次可以烘干800斤各類菌菇,耗時25個小時。如果自然晾曬的話,可能要十幾天時間。”
在果蔬烘干機的旁邊,是一臺高達五六米的糧食烘干機。這臺由六安市本地企業生產的烘干機一次可以烘干30噸至40噸糧食,烘干速度比普通烘干機提升30%。
一款生物質燃料熱風爐也受到眾人的圍觀。“原來烘干1噸稻谷需要花費40元,使用這種智能熱風爐只需要25元,每噸可以節約15元。”參展企業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截至2021年底,全省農機裝備制造企業近500家,年產值330多億元,已形成蕪湖現代農機裝備、合肥色選機及智能農機裝備、阜陽糧食機械、宿州智能農機裝備“四大農機”制造集群;滁州動力機械和設施農業機械、六安糧食烘干機械、蚌埠養殖機械、皖西山區茶葉機械、皖南丘陵山區林果業機械、亳州中藥材初加工機械“六大基地”;滁州全柴動力、合肥色選機械、蚌埠孵化機械“三大優勢”農機產品。
舒城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葛自兵長期從事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推廣,他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是促進農業節本增效的法寶。”這幾年他所在的桃溪農業科技園針對不同的蔬菜品種開發專用機械設備,開展大棚葉類蔬菜全程機械化攻關。像小白菜,以前靠人工采摘,一個人一天最多采摘100多斤,現在通過機械化采摘,一個小時就能采摘500多斤。
省農業農村廳農機裝備處三級調研員高霞介紹,為加快農機補短板,安徽省重點圍繞丘陵山區等區域、設施農業等產業、果菜茶等作物品種、油菜花生等經濟作物,分區域、分產業、分品種和分環節編制農機裝備需求和研制清單。目前立項72項,已實際研發27項,取得階段性成效23項。加之過去研發并形成具有推廣價值的機械,目前全省共有特色機械100多種,涵蓋丘陵山區適用的林果業(含茶葉)機械、設施蔬菜機械、畜牧業機械、經濟作物機械、中藥材機械等多種農業機械。
“我們從省財政預算‘兩強一增’行動專項資金中,安排1500萬元經費,設立‘新型農機推廣應用’項目,支持和鼓勵省內農機生產企業研發補短板農機裝備。”高霞表示,省農業農村廳將繼續深入推進“機械強農”工作,支持和鼓勵各地開展農機裝備補短板自主研發工作,支持新研制的特色農機推廣應用,不斷提升安徽省農機裝備水平。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