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皖美這十年|安徽:丹青增色畫里黃山
時間:2023-01-01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方舢
黃山腳下,浦溪河畔。近日,以“喜迎二十大,丹青頌祖國”為主題的黃山市黃山區國畫山水長卷展拉開帷幕。
黃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黃山區文聯聯合黃山山水國畫研究院的14位畫家,以黃山、太平湖等為創作對象描繪的16幅山水長卷,首次面向公眾展出。
百米長卷《印象黃山》,是本次畫展中最大的一幅作品。該作品以70多棵奇松作為主體,輔之以怪石、云海、杜鵑花等黃山特色元素。
“我生在黃山腳下,自幼愛好美術,也深深愛著自己的家鄉,畫黃山、頌黃山,是我不變的初衷。為了完成這幅畫,我前后花了2年時間,6次登上黃山采風。”該畫作者胡宗旺告訴記者。
方銀濤來自宣城市旌德縣。他帶來的作品《春江晴云》以水為主題,聚焦太平湖、新安江等黃山市境內的知名河湖。方銀濤說,三潭枇杷成熟的時候,他還專門帶著學生前往新安江采風。
“平靜碧綠的江水和兩岸金黃色的枇杷樹,真是太美了,給大家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方銀濤告訴記者。
一幅幅精美的畫作,也吸引了當地居民前來拍照打卡。蘇曉萍年近七旬,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在社交平臺上擁有22萬粉絲。畫展現場,她高舉手機,拍下每一幅作品的細節。
“畫里的場景讓我感到親切、驕傲。回去以后,我要把這些素材都剪輯成視頻,發到網上,讓更多的人看到。”蘇曉萍說。
今年,黃山區文聯組織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潛心創作,形象闡釋黃山區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近年來,黃山區組建區、鄉(鎮)、村(社區)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隊伍661支,共有注冊志愿者27844人,每月至少常態化開展2次文明實踐活動,累計培育文明實踐品牌26個。其中,“板凳課堂”品牌項目入選省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典型案例。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