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學習實踐|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貢獻安徽力量
時間:2023-01-01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李曉群 朱勝利 李浩
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新的部署,提出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出席黨的二十大的安徽省代表一致表示,要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貢獻安徽力量。
致力良法善治,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保障作用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制度體系,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統籌立改廢釋纂,增強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法治中國建設取得了重要成就,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葉露中代表說。
葉露中表示,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必須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局、全局,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立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加快完成重大立法項目,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注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立法,持續提升立法的質量和效率,努力促進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科學完備、統一權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近年來,安徽省始終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牢牢把握立法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立法修法,立法工作充分體現黨的主張、反映人民意志。
在全省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選聘政府立法咨詢員,打通立法民意“直通車”;眾多的條例、規章、制度回應了人民群眾的重大關切,地方立法在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基本實現有法可依。著眼育新機、開新局,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合肥國家實驗室建設、安徽自貿試驗區建設等重大行動,安徽省全面加強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等相關工作,法治先行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弘揚法治精神,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法治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建設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靈魂,人們沒有法治精神、社會沒有法治風尚,法治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根之花、無源之水。”牛方括代表表示,要堅決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部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牛方括認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將法治建設成效和依法履職情況納入領導干部考核指標體系,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推進依法行政。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就是要站穩人民立場。堅持把法治為民作為價值追求,保障好人民群眾和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就是要解決發展難題。聚焦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斷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應對風險的能力,以高質量的法治建設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法治理念的根植,與法治宣傳教育緊密相連。近年來,安徽省一以貫之推進法治宣傳教育。“江淮普法行”“法律六進”和法治文化“千百十工程”“四入行動”等活動有序拉開,江淮大地法治宣傳教育蓬勃開展。150個普法講師團、4.6萬名普法志愿者,利用“報、網、端、微、屏”等多種平臺,把法治元素融進皖風徽韻,將法治文化注入徽文化內核,讓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
步入法治軌道,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扎實推進依法行政。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近日,省政府印發《安徽省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率先突破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通過三年的努力,實現政府機構職能、依法行政制度、行政決策制度、行政執法工作、突發事件應對、社會矛盾糾紛行政預防調處化解、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信息科技保障等政府治理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行政行為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全省法治政府建設水平實現率先突破,進入全國前列。
“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厘清權力邊界,確保公權力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前提。近年來,安徽省持續精簡省級政府行政權力事項和省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事項,精簡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張文博代表表示,作為一名監獄人民警察,為法治建設作貢獻,就是要為推進公正司法出力,堅守公平正義價值追求,針對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減假暫”案件辦理,堅持實體公正、程序公正,全面推行網上辦案,全程留痕,落實“減假暫”辦案終身負責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執法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近年來,全省各級政法機關刀刃向內,全面落實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司法體制改革。“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防止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批條子”“打招呼”……一系列舉措環環相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基不斷夯實。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