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 · 黨代表說”廣播電視宣講(十九)
時間:2022-11-20 來源:“學習強國”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
編者按
橙黃橘綠,丹桂飄香;九州同慶,四海歡歌。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0月16日至10月22日在北京隆重召開。
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黨代表說”廣播電視宣講,邀請安徽省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分享親身經歷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的大會盛況,分享親耳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的報告的心得體會,分享見證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深刻感悟,分享展望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宏偉藍圖轉化為美好現實的堅定信心,著力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合到崗位中、體現到行動上、具體到實踐里,滿懷信心豪情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安徽力量。
從11月1日起,“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黨代表說”廣播電視宣講,在“學習強國”安徽學習平臺“總書記思想在安徽”頻道,安徽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FM103.6上午8:00、中午12:00、下午18:00及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相關欄目播出,可通過“學習強國”安徽學習平臺、“學習強國”APP——電臺——聽廣播——安徽之聲、安徽衛視ATV客戶端——直播——廣播——綜合廣播、安徽衛視在線收聽收看。
努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中
貢獻安徽大學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撐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黨的二十大代表蔡敬民,現任安徽大學黨委書記。今天由我來宣講“努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中,貢獻安徽大學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撐”。
作為高等教育戰線的代表,參加黨的二十大盛會,親耳聆聽習近平總書記指引前進方向的重要報告,我深感震撼振奮,更感自豪自信。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是全方位、劃時代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凝聚了黨心、贏得了民心,堅守了初心、激發了雄心,這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最大信心和底氣所在。
報告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列為專章,“三位一體”統籌安排、一體部署,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為我們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自覺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局,堅持“服務安徽、立地頂天、開放合作、融合發展”,著力“調結構、轉功能、增體量、提質量”,奮力書寫“雙一流”建設新篇章。
一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報告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我們將完善“大思政”育人格局,持續深化思政課程改革創新,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內涵元素,建好用好全國首家省級高校智慧思政平臺,推進課內課外、網上網下協同聯動,匯聚強大育人合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擴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供給,更好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
二要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報告指出,要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我們將堅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加快建設“強光磁集成實驗設施”國家大科學裝置、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成電路先進材料與技術產教研融合研究院、“信息材料與智能感知”安徽省實驗室等,強化有組織科研攻關,深化多學科交叉融合,產出更多原創性成果。
三要賦能安徽高質量發展。報告指出,要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我們將找準定位,堅定將自己打造成“安徽的大學”:更加緊密地對接地市發展和產業布局,深化與合肥市全面合作;推進與滁州電子芯片、蚌埠傳感器、淮北生物醫藥、池州集成電路、六安裝備制造、安慶無人機、蕪湖汽車水泥、黃山文旅創新等方面緊密合作;在相關地市共建高等研究院,為安徽高質量發展和學校“雙一流”建設雙向賦能。
四要集聚各方面優秀人才。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我們將努力當好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物質文明建設的“生力軍”,當好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鋒隊”。聚焦“雙一流”建設等各類平臺,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賢若渴,不拘一格。同時,推動與一流品質國際教育“無縫對接”,建強安徽大學紐約石溪學院,布局中法、中德、中加、東盟等國際化辦學機構,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
強國必先強教。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新征程上,高校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努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中,貢獻安徽大學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撐。
宣講代表
蔡敬民同志,現任安徽大學黨委書記,安徽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委員,黨的二十大代表,安徽省第十次、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安徽省第十至第十三屆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多次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為我國應用型高等教育的建立和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到安徽大學工作以來,團結帶領全校廣大黨員干部師生,搶抓“雙一流”建設機遇,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安徽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堅持“服務安徽、立地頂天、開放合作、融合發展”,“調結構、轉功能、增體量、提質量”,奮力為打造文理工協調發展、服務安徽能力更強的新型綜合性大學貢獻力量。
(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
責任編輯:張緒梅 高林
執行編輯:柏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