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淮南:系統解答“三大時代課題”的鴻篇巨著
時間:2022-10-21 來源:淮南日報 作者:楊道文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領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應變局、開新局,對我國新時代發展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三大時代課題”。近日出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將這“三大時代課題”作出科學回答,通過道路之問、強國之問、強黨之問,展現百年奮斗光輝歷程,書寫新時代偉大實踐,為我們破解強國復興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供了銳利思想武器,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前行的步伐。我們要深學細悟,認真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堅定歷史自信,把握歷史規律,掌握歷史主動權,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一往無前
知所從來,方明所往。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積累了極其寶貴的歷史經驗,蘊含著極其深刻的歷史啟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堅實基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第一個專題通過“掌握歷史主動權,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系統全面地解讀了“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我們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在新時代,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總方略和目標,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就必須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就必須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就必須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把握辯證的理論邏輯、整體的歷史邏輯、清晰的現實邏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走過百年歷程,黨團結帶領人民正奮進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歷史使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第六個專題通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系統全面地解讀了“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讓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們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基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詮釋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志性成果。這一成績的取得,凝聚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廣大干部群眾扎扎實實干出來的,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我們要堅持以“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對高收入的規范和調節,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為目標,奏響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強音。幸福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勞智慧來創造。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就必須牢牢樹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使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將其貫穿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等各個領域,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堅持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要論述,富有強大理論解釋力與實踐指導力,為新時代黨的建設和執政活動提供了理論指南、根本遵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第二十一個專題,通過“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系統全面地解讀了“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反映了我們黨對新時代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的深入預判。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歷史這么長、規模這么大、執政這么久,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的窯洞里給出了第一個答案,這就是“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經過百年奮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的實踐,我們黨又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自我革命。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勇于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作為典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從哲學意義上講,革命是事物的質變和飛躍,自我革命是主體自覺進行自我揚棄的過程,意味著勇于堅持真理,隨時修正錯誤;意味著不斷提升自我,確保肌體的健康與活力。一個強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總是在自我革命中鍛造出來的。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執政歷史使命的堅守,是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歷史經驗的總結,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自我革命的目標驅動,在長期執政這一目標驅動下,黨如何進行自我革命的問題也得到有效回答。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通篇貫穿著“三大時代課題”的實踐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講的是方向性質問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講的是目標路徑問題,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講的是力量保證問題,書中第一、第六、第二十一專題與三大課題分別相互對應,其余的專題針對理論和實踐,制度和方法也應該都屬于“三大時代課題”的總框架。全書21個課題為我們總結歷史和展望未來,科學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責任編輯:張緒梅 高林
執行編輯:柏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