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時間:2022-03-23 來源:淮南日報 作者:楊道文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根植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偉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其實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就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性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屬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保證人民在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主體地位。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第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要做到社會公平正義。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作為一項政治主張和目標,并一直在為實現這一政治主張和目標而奮斗。公平正義是人民的期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了我們黨必須追求公平正義,保護人民權益、伸張正義。
進入新時代,要充分認識公平正義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本質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生命線、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價值追求、是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基本要求這五個維度,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實質和內涵,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實踐中全面貫徹落實。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征途上,我們要牢牢把握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追求,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行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第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要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把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治承諾用法治話語來表達,就是切實尊重、保障和實現人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系統研究謀劃和解決法治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平安是人民群眾解決溫飽后的第一需求。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道路上,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原則,全方位提升守護群眾平安、保障群眾權益的能力和水平。要重點化解民憂,依法打擊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違法犯罪活動,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化,持之以恒,讓城鄉更安寧、群眾更安樂。
第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要建設人民滿意的平安淮南平安安徽平安中國。人民群眾最聰明、最有智慧,是最好的老師。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我們要讓群眾的聰明才智成為社會治理創新的不竭源泉;要尊重民意,以人民滿意為根本標尺,健全平安建設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加大群眾意見權重,真正把評判“表決器”交到群眾手中。要讓法治成為全民普遍共識和行為自覺。法律的權威來自于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堅持人民是全面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投身全面依法治國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真正使法律為人民群眾所認識所掌握所運用。要打造共同建設、共同治理、共同享有的社會治理格局,深入推進基層治理創新,建設人民滿意的平安淮南平安安徽平安中國。
責任編輯:張緒梅 高林
執行編輯:柏堯